孙大伟: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为建设认证认可强国而奋身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在2016年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会议暨第十四 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强调,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十二五”及2015年认证认可工作,谋划“十三五”认证认可事业发展蓝图,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建设认证认可强国而奋斗。

“十二五”及2015年认证认可贡献突出

 在回顾“十二五”及2015年认证认可工作时,孙大伟表示,“十二五”期间,认证认可 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提升。认证认可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60部专项规划,认证机构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改革纳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认证认可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市场经济运行基础性制度安排、国际通行技术性贸易措施、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工具的地位日益重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中国特色认证认可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了多部行政规章为主体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了认证认可、资质认定、注册备案等构成的工作制度体系;夯实了基础理论、标准规则、信息化平台等构成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健全了“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认证认可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按照“统—管理,共同实施”原则,广泛建立部际协作、 行业采信、地方联动、社会共治等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各地方、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成为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检验检测认证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力度,推进认证机构审批、强制性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进出口食品企业注册备案、人员注册和机构认可等一系列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了统一开放、公开透明、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成效进一步扩大。围绕国家外交外贸大局,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在引领国际认证规则制定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国际互认体系国内运作机制,推动了国际互认成果的落地转化,提升了认证认可行业整体的国际化水平。

 孙大伟指出,刚刚过去的2015年,认证认可行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改 革创新,推进法治建设,服务发展作用凸显,部际协作成果突出,能力建设整体推进,为夯实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质量强国作出了新贡献。

“十三五”认证认可事业发展 总体思路

 孙大伟指出,按照“十三五”国家总体发展目标,认证认可行业要把握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三步走”战略,科学制定认证认可“十三五”规划,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建设认证认可强国的战略目标。围绕建设认证认可强国,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认证认可制度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认证认可技术体系全面优化升级,创新能力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认证认可国际化程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际影响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认证认可行业治理能力整体提升,认证认可有效性和公信力显著增强。

2016年认证认可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孙大伟在报告中强调, 今年认证认可工作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心,从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入手,着力抓好基础性、先行性的工作,突出“规划引领、 整合提升、协调推进、追溯管理、效能建设”, 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重点抓好以下 五项工作:

 制定认证认可“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质量发展纲要为依据, 组织制定认证认可“十三五”规划及各分项规划,抓好与国家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合,加强对地方规划的协调指导,积极争取各行业、各地方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项目,推动建立以认证认可为评价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约束性指标、考核机制,形成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任务落地、 配套完备的“十三五”认证认可规划体系。要抓好“十三五”规划的年度分解和任务分工,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推进认证认可服务能力建设。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发挥认证认可职能优势,突出精准发力和协同发力,全面提升认证认可的服务能力及供给质量。抓好认证认可基础服务平台建设,优化认证认可制度供给。

 重点之一是促进质量技术基础整体效能提升。开展强制性标准符合性评价工作,强化计量基标准在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和认可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对标准实施和计量发展的反馈促进作用。重点之二是加快研发新型认证认可制度。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自愿性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积极开发满足高端化、差异化需求的新型认证认可项目。根据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要求,积极开发追溯管理的第三方评价技术,研发追溯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制度;配合消费品质量提升,重点开发一批认证新项目。重点之三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认证认可模式。小点构建认证认可追溯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在线审核、在线检测模式,探索建立“互联网+” 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模式,形成需求差异化、 服务一体化、流程溯源化、制度体系化的新型认证认可工作格局,为新消费、新供给释放新动能。

 构建认证认可监管一体化模式。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信用管理为核心、以追溯管理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一体化模式,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一是统一规范监管要求。制定实施“双随机”抽查方案,研究制定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二是推进协同监管。对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的10种重点消费品以及电商产品、进出口食品等开展联动监督检查,形成协同监管的合围态势。三是健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建设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大数据中心,构建“单一窗口”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监管数据信息公开和分级共享机制。四是强化区域监管联动。适应"三互”、“单一窗口”和检验检疫一体化等要求,完善认证执法监管区域联动机制,拓展执法监管合作领域,促进信息互拿、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五是深化跨境监管合作。加强与境外官方机构的合作,建立跨境监管信息通报、协查、互信等国际合作机制,落实境外监管责任,强化源头管控。六是推行行政监管与社会共治联动模式。建立认可信息和行业自律信息通报制度,对管理体系认证试点采用同行评审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盲样考核的力度,探索提升认证认可合规性和有效性的新方法。

 完善认证认可工作协同推进机制。首先,要切实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主平台作用,增强部际协作合力。继续深化部际联席会议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升部际协作效率。其次,要大力总结推广各个地方开展认证认可工作的宝贵经验。其三,要动员全行业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完善认证认可信息公开平台和公众宣传机制,加大绩效考核、投入保障和行业协作力度,向国内外广泛传播中国认证认可制度和理念,集中打造一批叫得响、有特色的认证认可服务品牌和宣传品牌。

    加强认证认可基础管理。一是继续推进改革,建立深化改革长效化机制。要以改革措施及成果的系统整合为基础,出台一批新的改革举措,重点抓好自愿性认证制度改革、监管模式改革、人员注册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社团组织改革,制定新的认证认可制度体系框架图,做好质监分级改革后认证监管职能配置的指导协调,推动认证认可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二是大力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提升认证认可法治化水平。积极参与和推动《质量促进法》、《消费品安全法》、《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条例》等立法,对涉及改革调整的认证认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立、改、废”进度,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三是落实从严管理要求,引领行风队伍建设新常态。以党建工作引领业务工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总结推广联系点支部共建、支部工作法等经验做法;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监管队伍和从业队伍教育培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绩效评价、审计监督和工作督查机制,严格专项经费和政府采购项目管理,抓好重大部署任务的督办落实,抓好问题隐患的排查整改;大力推进廉洁行业建设,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管理,强化执法层级监督,建立认证机构年报公开和投诉处理公示制度,健全行风调查、绩效考核、财务审计、申投诉处理联动机制,认真纠正并严肃查处损害行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树立良好行风形象。